12月4日下午,由共青团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、徐瑾名师工作室、李莉名师工作室、常翠霞名班主任工作室、华韵茗香·国风社、青语·传承研习社、景德镇陶瓷大学联合主办,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“青马领航·华韵传承”:百匠名师进校园,与非遗大师面对面系列活动“国之瑰宝珐琅彩”专题讲座,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四楼VR室开展。

此次讲座邀请了景德镇陶瓷大学彭琦副教授,面向全院师生,从“珐琅的发展历史、中国珐琅艺术、中国传统珐琅种类、珐琅的制作、掐丝珐琅工艺的美学特征、优秀珐琅作品赏析”等六个方面,将珐琅彩的前世今生,娓娓道来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冰寒老师说:“今天在彭教授的课堂里,我了解了珐琅彩的发展历程。遥想古丝绸之路,一块小小的、来自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珐琅彩饰品,随着丝路上的驼队来到中原,在中原工匠的手中变成精美绝伦的‘景泰蓝’。精湛的工艺,绽放出中西方人们共同欣赏的绚丽色彩。也许,我们现在所不停注解的‘工匠精神’,就是来源于中华民族的守正创新和精益求精。今天,我们同样是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中华儿女,更应该跟随祖先的脚步,播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种,延续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职业的热爱。”
华韵茗香·国风社赵博龙同学说:“彭琦老师的讲座更像一堂美学启蒙课,让我们在繁忙的大学生活中,可以认识华夏之瑰宝——珐琅彩。珐琅作品的赏析增强了我对艺术的理解;中国珐琅艺术发展历史,又让我明白了,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!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‘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’,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,练就过硬本领,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使者!”
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、华韵茗香·国风社、青语·传承研习社、各分院学生代表共计114名师生,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聆听了讲座。